一、供給側趨勢
1、種植面積越來越大
國家產業規劃指引,以及農業供給側改革、林業結構調整(林下經濟)、鄉村振興、產業扶貧開發等政策驅動,地方性藥材種植這兩年呈燎原之勢,中藥材行業面臨生產過熱,部分藥材瀕臨爛市,比如石斛(長江以南,正往黃河流域擴散)、黑枸杞(新疆、青海等西北省份,正往陜西、內蒙、山西、河北等泛濫)、重樓、白及、瑪咖等已呈現爛市,黃芪、蒼術、當歸、板藍根等品種也在頹勢中掙扎。
有三組數據,均顯示現在藥材行業低端重復種植如火如荼:
(1)據18省區十三五數據顯示,2020年全國規劃面積已達6000萬畝
(2)據全國中藥材生產形勢分析會整理統計,2017年除北京、西藏、臺灣和香港、澳門外,29個省中藥材總種植面積已經達到6799萬畝
(3)據《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(2018—2025年)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分年度開展。2018—2025年,每年在全國建設道地藥材生產基地300萬畝以上。到2025年,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總面積2500萬畝以上。
2、藥材產地加工化
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,地方政府要求(資源優勢轉化經濟優勢大背景),以及企業品牌立企等多重因素作用下,藥材原料采購一定是往藥材資源集中的地區轉移,比如以大宗滋補類藥材為集中的甘肅定西地區,以貴細滋補藥材集中的長白山地區,以南藥調料類為主的廣西玉林周邊等,這樣就形成了專業化分工、市場化運作、產地化加工的大型中藥原料集群,比如中國中藥、天士力、九州通、香雪制藥、中藥材天地網等。
3、藥材質量日益轉良
隨著市場化深入,政府監管到位,政策監管增強和誠信體系建立,以及企業品牌化、原料溯源化要求強化,尤其是飲片行業專項整治及2020版藥典實施日近,市場朝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,藥材質量日益轉良,有機、綠色、無公害等藥材得到市場認可,優質優價態勢會有一定市場,尤其是在出口渠道或上市、國企等藥企、食品保健食品企業。
二、需求側趨勢
1、中藥原料需求旺盛
隨著全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,食品藥品安全特別是原料質量保障問題受到全社會高度關注,中藥材在中醫藥事業和健康服務業發展中的基礎地位更加突出,特別是近年來國家藥食同源政策導引、治未病理念影響深入及個性化高端化消費,以食品和保健食品為導向的中醫藥大健康原料的需求旺盛。
但短期內,會處于一個需求飽和狀態,即有的品種可夠消化多年。
2、賣藥時代向用藥時代轉型
此觀點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副院長魏勝利教授觀點,本人非常同意。只要中藥材多了,為了有市場競爭力、差異點并賺取利潤,一些企業就會激發創新,進而產生很多高附加值、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,在吉林人參、瑪咖、黑枸杞、石斛等品種上均有成功案例。
三、價格趨勢:市場低迷,價格體系重構
由于高收益激勵農戶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,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繼續攀升;下跌品種比例將逐漸增加且社會庫存量一直持續高位。因此,藥材行情尚未探底,低迷仍將持續。
此外,由于地方政府補貼引導,你500元/畝他700元/畝,等到收獲入市后,市場處于一個飽和狀態時將會產生相互壓價,在此階段市場在地區間比的是政府補貼多與少,而不是質量優劣,藥企將以合格者低價吃貨,市場價格體系將不是以供求關系建立的,而比的是政府補貼!這樣,若發生,市場價格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嚴重波動,價格體系將重構一段時間,最終受損的依然是藥材種植戶和產業參與者,不利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四、產業機會點
基于以上幾點,認為2019年機會與風險并存,主要機會體現在:(1)產地加工布局(尤其是以產地集中的藥食同源類品種,突出道地、優質);(2)中藥材種業;(3)藥食同源類食品申報與快速布局;(4)飲片或提取物全國區域布局;(5)多年生有相當繁育門檻的野生藥材經營。
以上論點,為個人意見,僅僅是想法,不成熟地方還望指教交流。同時,引用了中藥材天地網兩張圖片、魏勝利教授觀點及張逢祥老師圖片,在此一并感謝。